明思资讯
香•遇 女神节 | 闻香识趣,共享非遗之美

春回大地,万物复苏,正是迎接女神节的美好时刻。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,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回顾一下“香•遇女神节”活动,一同感受香文化的魅力,共享非遗之美。

拂胸轻粉絮,暖手小香囊。古人所谓“香囊”,即今日人们常说的“佩香”、“佩帏”或“容臭”,与琼瑶、玉环、香帕等齐名。

《尔雅·释器》中记载:“妇人之纬,谓之缡。”所谓“缡”,又称“香缨”,是用五彩丝线制成的首饰物。

南北朝时期出现了“香袋”,又称“香囊”。它不是妇女装饰的专有品,出入朝廷的命官也会佩带香袋,以示尊贵和儒雅。

唐代妇女的饰物出现了装有香料的“香球”。白居易《醉后赠人》诗云:“香毬趁拍回环,花盏抛巡取次飞。”

四两玄参三两松,麝香半分蜜和同。香不仅是一种饰物,更是一门文化,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。古人病中很重视焚香静心,认为“气血闻香则行,闻臭则逆”。芬芳之气能通畅血气、醒脾益气、调息凝神,对养病大有好处。

在古人生活中,“香”就像是调理情绪的良药,能消除郁结不畅的情绪,让人心生喜悦。香囊与香道,是佩饰,更是一种心灵的抚慰。

不是闻思所及,且令鼻观先参。香道中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称谓,香道中的闻香,不叫闻香、嗅香、品香,而是“听香”。

“听香”最早出现于何处待考,清代画家张问陶有诗云:“早听时务夜听香,镇日茶瓜习送迎。”

听香的时候人是被动的,不是去捕捉香气,而是香气来侵袭,它或者是一缕,或者是一团,是无法控制的,它又像声音一样,来的时候自然就来了,散的时候无影无踪。

地址:广州市天河区珠江东路11号高德置地秋广场F座16层 邮编:510623
电话:020-83277990
传真:020-83277008
邮编:510623
邮箱:mingsi1705@163.com
扫一扫关注公众号